开裂、脱皮、掉漆、掉色……水性工业漆真的“不行”吗?
事实上,无论是集装箱、汽车,还是钢结构、桥梁等,工业领域已经为水漆敞开了大门,玻璃、金属、塑料等各种基材都被罩上了水漆。虽然湿碰湿、防腐防锈也早已被解决,但开裂、脱皮、掉漆、掉色,以及遇水起泡、涂膜泡孔、涂层缩孔等问题还是频频发生,引发一众行业对于水性工业漆行业的诚信都产生了质疑。
在工业涂料领域,水性涂料体系的份额明显不高,与上述痛点的出现有一定的关系。而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,一方面是配方配比问题,另外则与涂刷工艺的疏漏有关。
在选材方面,比如消泡剂搭配不当、成膜剂添加量过大,润湿剂与分散剂添加不足,或者是促进剂、流平剂等各种助剂配比添加不当,都会使得涂料产品的附着力、流动性等方面表现较差,出现外观缺陷。更不用提偷工减料用水和增稠剂勾兑的部分水漆了,产品质量完全没有保障。
另外在工艺方面,细度、pH值和粘度都是至关重要的,各方面都规范作业就能够最大程度的杜绝漆膜不平、失光、涂料变质等问题,确保施工和贮存稳定性。各组分未能搅拌均匀,喷枪未调到最佳也会影响实际的防腐防锈作用。
重防腐门槛难跨越,“油改水”瓶颈仍有待突破
基础不牢固,做出的涂料成品自然是不合规的。此外,坊间对于水性工业漆的质疑,还存在于拓展领域不够广的问题。由于技术原因,水性涂料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比较有限,主要面临的挑战是在不可控环境下的涂装问题,如温度湿度不可控等,因此在重防腐领域表现不尽如人意。
溶剂型涂料对涂刷条件要求不高,可在较广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内施工。对于重防腐涂装工程而言,溶剂型重防腐涂料几乎可以在0℃甚至零下10℃的温度下,85%的相对空气湿度中施工,涂装间隔可缩短至1小时之内,而不影响基本性能,更适合于环境严苛的重防腐领域。
油漆用于海洋船舶
反观对应的水性工业漆一般要求在5℃以上施工,基层含水率应小于10%,涂装后干性较慢,严重的更是会影响漆膜的性能,甚至耽误工期。其对于湿度也很敏感,在南方梅雨季节,暖湿气流和雨水增加的影响会导致水性工业漆面临发白、针孔、起泡、附着力不良等问题。一旦环境出现“风吹草动”,后续水性工业漆漆膜的光泽也会出现不良表观。
即便是满足了以上条件,但光泽度、硬度、流平性、附着力等方面,溶剂型涂料仍有这着较大的优势。此外,水性涂料对于水源方面存在污染隐患,如果涂料企业没有做好三废排放的治理,所谓的环保就会功亏一篑。且相较于传统油漆,水性涂料的生产成本更高,各方面的宽容度远低于油漆,因此溶剂型防腐涂料在防腐涂料中仍然占据着绝大部分比重。
“完全取代”难实现,协同共进才是王道
在重防腐板块的表现失利,以及在工业领域的问题频现,是否就说明了水漆行业已是“昨日黄花”,成为过气的网红?答案并不尽然。溶剂型涂料和水性涂料各有优点,也各有不足。油漆的高光泽度、高抗划伤性、高防腐性都是其无法被取代的底牌,可以在某些特殊领域应用。但高VOC的致命弱点也决定了,其无法在各个领域畅通无阻,在国内“油改水”的大趋势下,水漆的推广仍是不能被阻拦的。
公开数据显示,2021年全球水性涂料市场的产量达到约3500万t,产值近960亿欧元。最大份额来自亚太地区,占了总产量的一半(1728万t)和总产值的43%左右,预计到2026年,全球复合年增长率为4.9%,其中亚太地区的复合年增长率最高,为6.6%。
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发展和推广低VOC环保涂料之时,水性工业漆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,但它并不是“万金油”,什么领域都能做得到、做的好,目前在技术和品控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提升改进的地方。
在“三分涂料,七分施工”的行业中,水性工业漆需要把品质和施工两方面都做好,才能稳扎稳打的前行。至于“完全取代”溶剂型涂料,短期能可能无法实现,也不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,与其拼个你死我活的输赢,还不如协同合作共同为下游提供防护,才能更好的体现出“工业服装”的作用。